陈圆圆墓地被发现,考古专家却集体保持沉默?真相值得深思!

发布日期:2025-01-24 03:20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考古专家看后可能会说:“这个锅我不背,哪位考古学家能确定这是陈圆圆的墓呢?”

要想弄明白这事,还得追溯到1983年。那时,贵州省转发了国家要求各地编写《中国历代名人名胜录》的通知,要求搜集本地的名人奇闻轶事。工作指示下达后,宣传领域的专家前往了岑巩县马家寨进行调查,希望能找出传说中的陈圆圆墓。

前往马家寨的专家们很快获得了线索,发现了一块刻有雍正六年的石碑。经过一番分析和论证后,专家们认为这块碑应是“陈圆圆的墓碑”,同时还听到了一段关于忠臣救主的故事。传言称,吴三桂的将领马宝(这段不准确,因为马宝是吴三桂亲自任命的大将军,爵位为国公,怎么可能是军师呢)曾从衡阳出发,秘密将陈圆圆和吴三桂及陈圆圆的儿子吴启华(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陈圆圆有儿子)带到马家寨附近藏匿。为了纪念马宝的恩德,吴家人便将这里命名为马家寨,确保后代不忘马宝的贡献。奇怪的是,整个寨子的人姓吴,竟没有一个姓马的。

“陈圆圆的墓碑”一直被埋在地下,专家们的调查之后,相关部门才将它挖出并竖立在所谓的“陈圆圆墓”前。就在专家们讨论这座墓是否真是陈圆圆之墓时,盗墓者已经抢先一步行动了。到了80年代末,陈圆圆的墓已经被盗得一干二净。据目击者说,当时墓中只剩下了一具女性的骨架和36颗排列整齐的牙齿。

展开剩余62%

留下的仅是一副骸骨,即便考古专家们想开展考古工作,也无从下手了。这种情形下,专家们还能说些什么呢?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这副骸骨有36颗牙齿,排列得相当规整,而马家寨的传说中提到陈圆圆死于高龄,年约八九十岁。这只能假设陈圆圆是个特殊的案例了。

故事中还提到马宝死于“上寿”之年,但这似乎与史实不符。《清史稿》记载,康熙十七年,吴三桂在湖南衡阳自封为帝,并在当年病逝于长沙。马宝等人支持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即位,并退守贵阳。吴世璠年幼,甚至在宫廷斗争中,陈圆圆和吴启华似乎都占有更多的优势,何况马宝作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支持他们。所以,若陈圆圆随军而去,根本不必躲进山中,她本可以跟随吴世璠。但是传说中,她却跟随了马宝,从衡阳逃离,隐居在马家寨,这让人有些难以理解。

到了康熙二十年,清朝的都统希福和提督桑峨在乌木山击败了马宝,最终迫使他投降并被送往北京处决。当时吴世璠已经在云南自杀,《清史稿》记载,“十月二十八日入云南城,吴世璠自杀,传首,吴三桂析骸,示中外,诛伪相方光琛,余党降,云南平”。在吴世璠去世的时刻,马宝早已死于三个月前,他不可能再去护送陈圆圆。

根据当时一些文人的笔记,吴世璠自杀时,大部分吴氏家眷已经在云南王府内自杀。尽管也可能有人逃出,但与马宝的关系不大。

由此来看,考古专家们的沉默也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这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。

从1983年到2005年,时隔一二十年后,关于此事的讨论才重新开始。岑巩县马家寨因此成为了一个文化旅游景点,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。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坏事,毕竟它也让当地百姓受益了。

发布于:山西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