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联大公认的校花,她的一生比余则成更为传奇,成中科院院士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23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提到红色特工时,许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“龙潭三杰”,或是被称为掌控蒋介石“脉搏”的沈安娜。然而,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红色特工,她不仅容貌出众,更有着传奇的经历,这位特工就是郝诒纯。

郝诒纯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,她的父亲曾是同盟会的成员,且在第一次大革命期间担任湖北司法厅厅长及高等法院院长。后来,全家迁往北京。在北京时,郝诒纯就读于女子中学,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,积极参与了“一二·九”爱国运动。16岁时,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在两年后的1938年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,起初她选择了历史专业,后转为地质学专业。

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,郝诒纯活跃在各种社会活动中,特别是在带领进步学生抵抗国民党反动派领导的“三青团”时表现突出,致力于在学生中传播进步理念。她在校期间被公认为校花,成绩优秀,且容貌与才华兼备。

她不仅在学术上表现卓越,在体育方面也展现了不凡的才华,尤其是她的篮球水平。她身材匀称,青春洋溢,常常成为篮球场上的焦点,同时担任学生会主席。她的同学汪曾祺也曾盛赞她,认为她为人朴素、自然,毫不造作。

在西南联大期间,郝诒纯也成为了许多男生追求的对象,甚至曾发生过因追求她而发生的争执。为了解决这一困境,郝诒纯与上级黄远镇商量后,决定假装结婚,以此摆脱他人的纠缠。不料,二人假戏真做,经过长期相处后,感情逐渐升温,最终在1944年10月,郝诒纯与黄远镇在昆明结婚,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共同生活。

展开剩余58%

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以和平谈判为名,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,郝诒纯被选中进入该机构工作,担任国民党的二级英文译员及秘书。在这期间,内部斗争异常激烈,几乎就像一场真实版的《潜伏》。国民党表面上倡导和平,暗地里却积极策划内战。同时,特务组织在背后暗中追捕和刺杀进步人士。郝诒纯利用工作机会两次获得关键信息,将国民党的逮捕名单泄露出去,及时保护了许多革命同志和进步人士。她所经历的每一步,都是充满生死风险的斗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郝诒纯重新投入到学术领域,成为了北京大学校委会中最年轻的委员。1952年,她调任至中国地质大学,成为该校的创校成员之一,并在地质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级的成就。1954年,她带领实习生,为山西的一家单位提交了4份煤田详细调查报告,这些报告均一次性通过。1973年,她主编了《中国地层概论》中的白垩系部分,对石油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发布于:山西省